9月24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四川成都电梯内电瓶车爆燃事件中的受伤女婴家属处获悉,目前法援律师正在收集电瓶车电梯自燃事件相关材料,待相关材料准备好后,将提起民事诉讼,向电瓶车车主、推电瓶车男子、物业方、电瓶车电池销售方、电瓶车电池组装方等相关责任主体维权、索赔。 大众网·海报新闻此前报道显示,据成都市成华区应急管理局通报,今年5月10日19时35分许,朱家岭一路8号丛树家园小区9栋1单元1号电梯内发生电瓶车燃烧火情,事发时电梯内共有五人,包括一名5月龄女婴在内的5人受伤,其中婴儿全身烧伤面积为45%,抱着婴儿的外婆全身烧伤面积为75%。 四川成都电瓶车电梯内燃爆视频监控。 事发后,受伤女婴和外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5月11日,出于对未来治疗费用的担忧,女婴父亲张先生决定通过网络众筹平台向网友求助。5月11日下午,在某筹款平台上,夫妻俩正式发布求助信息,很快筹满万元。筹款页面显示,共有4万多人参与捐赠。 9月24日,婴儿母亲刘女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医院床位紧张,孩子已于8月5日出院,但双手的功能目前还未恢复,且全身“疤痕增生严重”,但与孩子一起受医院接受治疗。 张先生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6月17日、25日,女儿和岳母医院就医后,女儿已经接受了3次手术治疗,但情况不是很乐观。由于烧伤太严重,孩子的双手除大拇指外,其余手指的第一关节几乎全部脱落,形成了永久性残疾。此外,女婴头部的烧伤可能造成头发无法正常生长,身体其他部位的机能能否恢复尚无法确定。 四川成都电瓶车电梯内燃爆视频监控。 刘女士说,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律师正在收集电瓶车电梯自燃事件相关材料,待相关材料准备好后,将起诉电瓶车车主、推电瓶车男子、物业方、电瓶车电池销售方、电瓶车电池组装方等多个相关责任主体。刘女士还表示,昨日(9月23日)接到警方电话,被告知已完成案件侦查工作,以“失火罪”移交检方提起公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电瓶室内发生燃爆造成事故的情况屡有发生。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区一小区3层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回家中充电,电池发生爆炸起火,造成5人死亡。目前,通州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方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月22日,上海徐汇区锦和中心7楼一公司聘用的保洁阿姨违规将电瓶带入室内,电瓶突然起火爆炸,随后触发消防系统喷水灭火,造成多家公司财物不同程度受损。事发后,辖区警方已将该保洁阿姨带走。 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的电池多为锂电池,由于自身结构及化学体系不稳定等因素,一旦发生碰撞、挤压、过充、短路等情况,易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四川成都电瓶车电梯内燃爆造成伤亡后,多个地方出台相关政策,禁止电动车上楼、进楼梯。如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5月11日发布通知明确:对在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并组织清理;对拒不清理的,要及时向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北京消防部门也出相关提示,市民发现电动车进楼进电梯,可拨打“”举报。山东济南、潍坊等多地安装电动车禁入电梯智慧管控装置,禁止电动车乘电梯上楼充电。当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内,系统会自动抓拍图片并现场联动语音报警,同时输出信号到电梯主板,控制电梯停止运行。 来源:海报新闻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983.html |